纵向广告1
人生倒计时
- 今日已经过去小时
- 这周已经过去天
- 本月已经过去天
- 今年已经过去个月
纵向广告2
李白的诗被称为什么
诗仙的称号,最初是属于白居易的,为何后来变成了李白的呢?
之所以说诗仙的称号曾属于白居易,是因为这个称号算是皇帝特许的。当时,白居易去世以后,唐宣宗李忱非常悲伤,于是便写了一首诗来凭吊、怀念白居易。
在这首诗里,有一句诗是“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白居易哪怕是去世了,到了另一个世界,那也是诗仙。
这样看来,白居易是诗仙那是板上钉钉,铁定的事了,因为皇帝都承认了,难道还能改吗?哎,还真别说,这事儿皇帝说了还真不算,后人发现,李白才是最适合当诗仙的那个人。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看为什么说李白最适合诗仙这个称号呢?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李白这个外号的由来。在唐代,起初,“仙”是唐代的另一个诗人贺知章给李白取得外号。
当初,李白和贺知章在长安紫极宫相遇时,李白将自己的作品《蜀道难》拿给贺知章看,贺知章看完后,对李白就是一顿狂赞,说他是“谪仙人。”
这在李白的《对酒忆贺监二首》就曾写道:“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这正是李白“谪仙人”称号的由来。
当然了,除了贺知章用“仙”来称呼过李白外,李白的难兄难弟杜甫也写了一首《饮中八仙歌》,其中有一句是“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样,李白又与“仙”字挂了钩。
因此,后来世人称呼李白为诗仙,其实与贺知章和杜甫也有不少的联系。毕竟文学作品的流传,那是相当广的,贺知章和杜甫的诗歌,口口流传于世,最终被世人所熟知,因此,诗仙这个称号也就逐渐与李白联系了起来。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小点而已,如果仅凭这一点就说诗仙这个称号李白当之无愧,还是有点缺少底气的,所以,咱们再回过头来看,李白之所以能被称之为诗仙,还是因为他有一个超级厉害的本事,那就是明明是凡间的东西,他却能给你写到仙界去,写到天上去。
比如,普通的月亮,李白用一句诗“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愁心直接可以寄给天上的月亮,多浪漫,多有诗意啊。
又比如,普通的黄河水,李白却能写出“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本来凡间的东西,就这样被他写到了天上去,顿时感觉气势磅礴。
再比如,庐山的瀑布,很普通吧,很凡间吧,李白两句封神“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看看,普普通通的事物,再次被他写到了天上去。这超然物外的想象力,简直太“仙”了,这要说李白不是仙人,哪里会有这么神奇的想象力啊。
当然,除了想象力外,李白在酒酣状态下写的诗歌,也是仙气儿飘飘。比如,他写“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洲”,简单一句诗,就能使得五岳撼动,这么大的气势,恐怕只有神仙才能做到吧。
再比如,他喝醉酒以后,写诗对朋友说:“我且为君槌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我会为了朋友你把黄鹤楼敲碎,你也要把鹦鹉洲推倒给我。天,这是什么神通,估计只有神仙才能做到吧。
除了这些以外,咱们还能从李白的个性中看出他是一个灵动,仙气十足的人,他为人特别潇洒,普通人可没他那么洒脱。
就拿潇洒来说,如果普通人一个人喝酒,那就是喝闷酒,一点儿情调都没有,但李白呢,却将这份孤独演绎出了不一样的韵味来。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怎么样,邀请明月和他共饮美酒,不仅如此,他还把影子当做自己的舞伴,一时间,明月、他、影子,三“人”且饮且歌且舞,是不是超级洒脱呢?
当然了,李白除了洒脱,他还很骄傲。比如他在诗里说“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孔子可是圣人级别的人物,他都敢笑,是不是很傲娇。
再比如,他在诗歌中写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仰天大笑摔门而去,坚信自己是不平凡的人,是不是也很傲娇,这种傲娇,恐怕只有神仙才会有吧,凡人怎敢这么傲娇呢?
除了这些以外,还有一点,从李白的诗歌中也能发现他与仙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呢,举个例子,我们小时候学过的一首诗《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瞅瞅,是不是只要李白一大声说话,就会被天上的人听见呢,这除了是他站的高以外,是不是也是因为李白是“谪仙人”,偷偷下凡到人间呢?
再比如,他还写过一首诗,名叫《经乱离后天恩流浪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在这首诗中,有这样几句:
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
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看看这几句,李白将天上人间的宫阙,描写的细致入微,仙界的白玉京城,五城十二楼,重重叠叠,梦幻飘渺,多真实啊。
再来看后两句,“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什么意思呢,意思是仙人曾抚着李白的头发,传授他长生之术。哈哈,多有韵味啊。
所以现在,你是不是终于知道,为什么李白才能被称之为诗仙了呢?
李白的七个别称
各位友友好,首先感谢大家对我前两期作品的支持,在这里也希望各位友友,有不当之处,请给予斧正。接下来言归正传,应上期文章投票结果,今天我们来聊一聊:“诗仙”李白。
诗仙---李白
仙者,人之崇拜向往者也,超乎于人不老不死,不为物累,游息自在,无事无为。
贺知章呼李太白为谪仙人,源于中年时期李白经人推荐来到了长安,见到了当时已经久负盛名的贺知章。李白将他在途中所写的《蜀道难》一诗呈献给贺知章,贺知章读后十分惊讶于李白的才华。贺知章将李白比作天上下凡而来的仙人,称李白为“谪仙”。就这样,李白诗仙的名号就广为人知了,大家就跟随贺知章的说法,称李白为诗仙。
为什么李白会被后人称为诗仙呢?我想有下面两个原因。
第一、李白所写诗的风格与思想。
李白在写诗歌时十分擅长使用浪漫主义的手法,运用夸张、比喻和拟人等等一系列修辞来写。李白富有想象力,所写的诗歌常常是飘逸空灵的,十分有“仙气”。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余光中笔下的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是杜甫笔下的李白;还有李白自己的仙来之笔:
1.愿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寄王屋山人孟大融》
2.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清平乐•画堂晨起》
3.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4.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进酒》
5.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山中问答》
还有,李白思想中愤世嫉俗、尚武任侠的游侠精神,使得他的诗充满着一种对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的追求,他的诗夸张、神奇瑰丽、色彩斑斓、气势最迈奔放,大有一种超凡脱俗的仙风道骨。在《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梁甫吟》中,就是以天马行空的想像和生动华美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光怪陆离,仙境般的画面,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难怪会被世人称之为仙!
第二、诗人李白和道教的渊源,不可不提。
李白是盛唐时期的一位天才诗人,一生狂傲不羁,飘逸洒脱,留下很多伟大诗作,其实李白是位受道教思想影响颇浓的诗人,在安旗所编的《李白全集编年注释》中统计,李白所存的一千多篇诗文里,有一百多篇与神仙道教有关,释家题材的则有五十余篇。
1.“五岁通六甲(六甲是道教术数)”,“十五游神仙,仙游未尝歇”,“云卧三十年,好闲复爱仙”。从幼年到中年,潜移默化地受道教的影响,同时也是自我仙化意识的根深蒂固。
2.游山玩水之中处处透着仙气。
李白说自己“五月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他像收集名片一样登览各大名山,留下不少才情卓绝的名作。峨眉山、敬亭山、龙门香山、庐山、天姥、五松山、泰山、栖霞山、终南山、太白峰、巴陵山、黄山和巫山都留下过他的足迹和文采。
此时不得不提在峨眉山时,有感于逶迤秀丽的云海迷雾、雄奇俊伟的层峦叠嶂,李白便写下了自己第一首游仙之作:《登峨眉山》。身处峨眉山顶,看着身边轻飘飘的水雾,李白仿佛已幻化成仙,飞升天界,游离尘世,得道成仙。
作品赏析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身处夜空的诗人,自然是距离仙人最近的时候,“不敢”与“恐”并非胆怯,而是对“天上人”的尊敬,与神仙近在咫尺,怎能随意打扰了仙人的休息,更何况这样美丽的夜色,看着满天繁星,闪烁着光芒就可以了,何必要大声喧哗打破这样的静寂呢?这首可以说是李白离神仙最近的诗,无一生僻字,堪称“平字见奇”的绝世佳作!
以上就是拙见不知可否?欢迎批评指正。
往前回顾:
1.古代诗人别称知多少?诗人雅称大全(一)诗豪刘禹锡
2.古代诗人别称知多少?诗人雅称大全(二)诗骨陈子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