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向广告1
人生倒计时
- 今日已经过去小时
- 这周已经过去天
- 本月已经过去天
- 今年已经过去个月
纵向广告2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生物计算机,以及生物计算机是采用生物芯片,它由生物工程技术产生的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生物计算机的原理是什么?
生物计算机一般就是指DNA(脱氧核糖核酸)计算机,DNA是生命遗传物质,生物的千姿百态的差别就是因为DNA内大量的碱基排列顺序不同。DNA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是利用DNA分子作为芯片,存储巨量的数据,在某些酶的作用下瞬间完成生物化学反应,从一种基因代码转变为另一种基因代码。反应前的基因代码可作为输入数据,反应后的基因代码即运算结果。
DNA计算机的特点是:第一,DNA是分子,所以它是分子水平的计算机,因而体积非常小;第二,在相同体积下,它的存储容量、运算量都异乎寻常地大,例如1立方米的DNA计算机,可存储1万亿亿二进制位的数据,超过现在全世界所有计算机的存储容量的总和,它几天的运算量便相当于计算机面世以来全部计算机的总运算量;第三,耗能少,因为它的工作过程是一种生物化学反应,所以耗能量仅为一般计算机的10亿分之一;第四,智能水平高,因为它具有生物体特点,有生物活性,有自我复制和自我组合的能力;第五,能够植于生物体内工作。
DNA计算机目前还处于实验阶段,离实现仍有很长距离,因此还谈不上实用和普及。
什么是生物计算机
生物计算机也称仿生计算机,主要原材料是生物工程技术产生的蛋白质分子,并以此作为生物芯片来替代半导体硅片,利用有机化合物存储数据。信息以波的形式传播,当波沿着蛋白质分子链传播时,会引起蛋白质分子链中单键、双键结构顺序的变化。运算速度要比当今最新一代计算机快10万倍,它具有很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并能彻底消除电路间的干扰。能量消耗仅相当于普通计算机的十亿分之一,且具有巨大的存储能力。生物计算机具有生物体的一些特点,如能发挥生物本身的调节机能,自动修复芯片上发生的故障,还能模仿人脑的机制等。
生物计算机是以核酸分子作为“数据”,以生物酶及生物操作作为信息处理工具的一种新颖的计算机模型。生物计算的早期构想始于1959年,诺贝尔奖获得者Feynman提出利用分子尺度研制计算机;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发现脱氧核糖核酸(DNA)处在不同的状态下,可产生有信息和无信息的变化。
扩展资料:
生物计算机的优点:
1. 体积小,功效高。
生物计算机的面积上可容纳数亿个电路,比目前的电子计算机提高了上百倍。同时,生物计算机,已经不再具有计算机的形状,可以隐藏在桌角、墙壁或地板等地方,同时发热和电磁干扰都大大降低。
2. 生物计算机的芯片永久性与可靠性
生物计算机具有永久性和很高的可靠性。若能使生物本身的修复机制得到发挥,则即使芯片出了故障也能自我修复。(这是生物计算机极其诱人的潜在优势)蛋白质分子可以自我组合,能够新生出微型电路,具有活性,因此生物计算机拥有生物特性。生物计算机不再像电子计算机那样,芯片损坏后无法自动修复,生物计算机能够发挥生物调节机能,自动修复受损芯片。因此,生物计算机可靠性非常高,不易损坏,即使芯片发生故障,也可以自动修复。因此,生物计算机芯片具有一定的永久性。
3. 生物计算机的存储与并行处理
生物计算机在存储方面与传统电子学计算机相比具有巨大优势。一克DNA存储信息量可与一万亿张CD相当,存储密度是通常使用磁盘存储器的1000亿到10000亿倍。生物计算机还具有超强的并行处理能力,通过一个狭小区域的生物化学反应可以实现逻辑运算,数百亿个DNA分子构成大批DNA计算机并行操作。尤其是生物神经计算机,具备很好的并行式分布式存储记忆,广义容错能力。在处理玻尔兹曼自动机模型和一些非数值型问题时表现出巨大潜力。真正摆.脱冯诺依曼模型,真正实现智能。
4.发热与信号干扰
生物计算机的元件是由有机分子组成的生物化学元件,它们是利用化学反应工作的,所以;只需要很少的能量就可以工作了,因此,不会像电子计算机那样,工作一段时间后,机体会发热,而生物计算机的电路间也没有信号干扰。
5.数据错误率
DNA链的另一个重要性质是双螺旋结构,A碱基与T碱基、C碱基与G碱基形成碱基对。每个DNA序列有一个互补序列。这种互补性是生物计算机具备独特优势。如果错误发生在DNA某一双螺旋序列中,修改酶能够参考互补序列对错误进行修复。双螺旋结构相当于计算机硬盘RAID1阵列,一块硬盘位另一块硬盘的镜像,当第一块硬盘破坏时,可通过第二块硬盘进行数据修复。生物计算机自身具备修改错误特性,因此,生物计算机数据错误率较低。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生物计算机
生物计算机的概念历史以及发展前景
生物计算机的概念:
生物计算机也称仿生计算机,主要原材料是生物工程技术产生的蛋白质分子,并以此作为生物芯片来替代半导体硅片,利用有机化合物存储数据。信息以波的形式传播,当波沿着蛋白质分子链传播时,会引起蛋白质分子链中单键、双键结构顺序的变化。运算速度要比当今最新一代计算机快10万倍,它具有很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并能彻底消除电路间的干扰。
生物计算机的历史以及发展前景:
生物计算的早期构想始于1959年,诺贝尔奖获得者Feynman提出利用分子尺度研制计算机;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发现脱氧核糖核酸(DNA)处在不同的状态下,可产生有信息和无信息的变化。科学家们发现生物元件可以实现逻辑电路中的0与1、晶体管的通导或截止、电压的高或低、脉冲信号的有或无等等。经过特殊培养后制成的生物芯片可作为一种新型高速计算机的集成电路。1994年,简介 灵奖获得者Adleman提出基于生化反应机理的DNA计算模型;在生物计算机方面突破性工作是北京大学在2007年提出的并行型DNA计算模型,将具有61个顶点的一个3-色简介 的所有48个3-着色全部求解出来,其算法复杂度为,而此搜索次数,即使是当今最快的超级电子计算机,也需要13 217年方能完成,该结果似乎预示着生物计算机时代即将来临。
扩展资料:
生物计算机的关键因素:
正如人类基因组计划给予我们的启示一样,DNA(脱氧核糖核酸)的资料储存及运算能力可能远远超过目前电脑所使用的硅晶片。目前,电脑科学家正致力于研发基因超级电脑,用以建构以DNA为基础的资讯科技新世纪。DNA又称为脱氧核糖核酸,使细胞核中携带生物生长指令的遗传物质。DNA拥有不可思议的资料存储功能,很可能比硅晶片更强。一般而言,1毫克DNA的存储功能大约相当于1万片的光碟片,更为不可思议的是,DNA还具有在同一时间处理数兆个运算指令的能力。研究者指出,将生命活动的指令进行编码的遗传分子DNA和RNA里可以储存比常规存储芯片多的数据,试管状的生物计算机中含有大量的遗传物质片断,每一个片断就是一个微型计算工具,因此生物计算机能同时进行数千次甚至上百万次计算。对于生物计算机将来的用途,研究人员有种种设想。其中一项就是让它代替人进行新药物临床试验,它通过运算可以模拟人体的多种变化情况,只要把药品的成分描述输入生物计算机,就会得出反应结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生物计算机
生物计算机的概念是什么?
生物计算机:又称仿生计算机,是以生物芯片取代在半导体硅片上集成数以万计的晶体管制成的计算机。它的主要原材料是生物工程技术产生的蛋白质分子,并以此作为生物芯片。生物计算机芯片本身还具有并行处理的功能,其运算速度要比当今最新一代的计算机快10万倍,能量消耗仅相当于普通计算机的十亿分之一,存储信息的空间仅占百亿亿分之一。
相关内容解释
在生物芯片中,信息以波的形式传递。当波沿着蛋白质分子链传播时,会引起蛋白质分子链中单链、双键结构顺序的改变。因此,当一列波传播到分子链的某一部位时,它们就像硅集成电路中的载流子(电流的载体叫做载流子)那样传递信息。
由于蛋白质分子比硅芯片上的电子元件要小得多,彼此相距很近很近,因此,生物元件可小到几十亿分之一米,元件的密集度可达每平方厘米10~100万亿个,甚至1000万亿个门电路。
生物芯片具有天然的立位化结构,它的密集度比平面型的硅集成电路高3~5个数量级。这就意味着,生物计算机每完成一项运算,所需的时间仅为目前硅集成电路计算机的万分之一。与普通计算机不同的是,由于生物芯片的原材料是蛋白质分子,所以,生物计算机既有自我修复的功能,又可直接与生物活体结合。同时,生物芯片具有发热少、功耗低、电路间无信号干扰等优点。
我想问一下,什么是生物计算机?
生物计算机是用生物材料取代晶体管的计算机,晶体管是计算机最重要的电子元件,一般由半导体制成,现在技术基本达到极限,而如果改为生物材料,如蛋白质分子,神经元细胞,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将成数量级递增。
什么是生物计算机?
用生物芯片制造的计算机就是生物计算机。所谓生物芯片就是指用蛋白质分子作元件制造成的集成电路,因此也有人称生物计算机为蛋白质计算机、下一代计算机。
生物计算机的外部用一种非常薄的玻璃膜制成,内装精巧的晶格,晶格里安放生物芯片。由生物芯片组成的生物集成块完成计算机主体工作。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