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知道头像

早安知道

早安你知道吗!

  • 文章101585
  • 阅读7695

人生倒计时

  • 今日已经过去小时
  • 这周已经过去
  • 本月已经过去
  • 今年已经过去个月
首页 知道 正文内容

昆虫备忘录(昆虫备忘录读后感)

知道 知道 2022-12-25 12:02:16 1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昆虫备忘录,以及昆虫备忘录读后感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昆虫备忘录是我国著名作家谁写的?

《昆虫备忘录》是我国著名作家汪曾祺写的。

《昆虫备忘录》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形象地写出了各种昆虫的特征。

《昆虫备忘录》中的部分内容

汪曾祺

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受戒》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男,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1935年秋,初中毕业考入江阴县南菁中学读高中。1939年夏,从上海经香港、越南到昆明,以第一志愿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1950年,任北京市文联主办的《北京文艺》编辑。1961年冬,用毛笔写出了《羊舍一夕》。1963年,发表的《羊舍的夜晚》正式出版。1981年1月,《异秉》在《雨花》发表。1996年12月,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推选为顾问。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代表作《受戒》《晚饭花集》《逝水》《晚翠文谈》等。

文学特点

散文写作

汪曾祺的散文没有结构的苦心经营,也不追求题旨的玄奥深奇,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

他以个人化的细小琐屑的题材,使“日常生活审美化”,纠偏了那种集体的“宏大叙事”;以平实委婉而又有弹性的语言,反拨了笼罩一切的“毛话语”的僵硬;以平淡、含蓄节制的叙述,暴露了滥情的、夸饰的文风之矫情,让人重温曾经消逝的古典主义的名士风散文的魅力,从而折射出中国当代散文的空洞、浮夸、虚假、病态,让真与美、让日常生活、让恬淡与雍容回归散文,让散文走出“千人一面,千部一腔”,功不可没。

汪曾祺的散文不注重观念的灌输,但发人深思。如《吃食和文学》的《苦瓜是瓜吗》,其中谈到苦瓜的历史,人对苦瓜的喜恶,北京人由不接受苦瓜到接受,最后谈到文学创作问题:“不要对自己没有看惯的作品轻易地否定、排斥”“一个作品算是现实主义的也可以,算是现代主义的也可以,只要它真是一个作品。作品就是作品。正如苦瓜,说它是瓜也行,说它是葫芦也行,只要它是可吃的。”

昆虫备忘录写了几种昆虫 昆虫备忘录介绍的4种昆虫

1、昆虫备忘录主要介绍了蜻蜓、瓢虫、独角仙、蚂蚱这几种昆虫的特点。

2、昆虫备忘录体现了作者善于观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因为是略读课文,所以教学时,我以学生自读自学为主,利用表格形式清晰展现各种昆虫的特点,用制作自己的昆虫备忘录的作业,激发学生观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昆虫备忘录主要内容是什么?

昆虫备忘录主要内容是介绍了蜻蜓、瓢虫、独角仙、蚂蚱这几种昆虫的特点。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介绍了蜻蜓、瓢虫、独角仙、蚂蚱这几种昆虫的特点,体现了作者善于观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因为是略读课文,所以教学时,以学生自读自学为主,利用表格形式清晰展现各种昆虫的特点,用制作自己的昆虫备忘录的作业,激发学生观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汪曾祺的介绍

汪曾祺1920.3.5到1997.5.16,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辑。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著有小说集邂逅集。

小说受戒,沙家浜,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还写了他的父亲,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其散文端午的鸭蛋和胡同文化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昆虫备忘录的作者是汪曾祺通过搜集资料我知道了什么?

汪曾祺的《昆虫备忘录》体裁是科普文。

《昆虫备忘录》这篇文章详细、深刻地描绘几种昆虫的特点:蜻蜓、瓢虫、花大姐等等。他怀着对渺小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去描写,甚至歌颂 微不足道的昆虫。

昆虫备忘录

我从小学三年级《自然》教科书上知道蜻蜒是复眼,就一直捉摸复眼是怎么回事。“复眼”,想必是好多小眼睛合成一个大眼睛。那它怎么看呢?是每个小眼睛都看到一个小形象,合成一个大形象?还是每个小眼睛看到形象的一部分,合成一个完全形象?捉摸不出来。凡是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灵敏。麻苍蝇也是复眼,你走近蜻蜒和麻苍蝇,还有一段距离,它就发现了,嘈—,飞了。我曾经想过:如果人长了一对复眼? 还是不要!那成什么样子!

蚂炸河北人把尖头绿蚂炸叫“挂大扁儿”。西河大鼓里唱道:“挂大扁儿甩子在那荞麦叶儿上”,这句唱词有很浓的季节感。为什么叫“挂大扁儿”呢?我怪喜欢“挂大扁儿”这个名字。我们那里只是简单地叫它蚂炸。一说蚂炸,就知道是指尖头绿蚂炸。蚂炸头尖,徐文长曾觉得它的头可以蘸了墨写字画画,可谓异想天开。尖头蚂蚌是国画家很喜欢画的。画草虫的很少没有画过蚂炸。齐白石、王雪涛都画过。我小时也画过不少张,只为它的形态很好掌握,很好画,—画纺织娘,画帼帼,就比较费事。我大了以后,就没有画过蚂炸。前年给一个年轻的牙科医生画了一套册页,有一开里画了一只蚂炸。蚂昨飞起来会格格作响,不知道它是怎么弄出这种声音的。....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文章目录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