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知道头像

早安知道

早安你知道吗!

  • 文章101585
  • 阅读5384

人生倒计时

  • 今日已经过去小时
  • 这周已经过去
  • 本月已经过去
  • 今年已经过去个月
首页 知道 正文内容

猛志固常在(猛志固常在前一句)

知道 知道 2022-12-25 11:46:16 1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猛志固常在,以及猛志固常在前一句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意思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原文及翻译

1、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翻译:

刑天挥舞着盾斧,刚毅的斗志始终存在。

2、原文:《读山海经·其十》

【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3、翻译:

精卫含着微小的木块,要用它填平沧海。刑天挥舞着盾斧,刚毅的斗志始终存在。同样是生灵不存余哀,化成了异物并无悔改。如果没有这样的意志品格,美好的时光又怎么会到来呢?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意思

刑天失败仍挥舞盾斧,刚毅的精神始终存在.此词句源出自陶渊明在《读山海经》诗句中写道:“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形容失败了的刑天仍然挥舞着板斧和盾牌继续战斗,其刚毅的精神仍然存在。

扩展资料

《山海经·海外西经·形天与帝争神》载:形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形天即刑天,形天和天帝在这里争夺神位,天帝砍断了他的头,并把他葬在常羊山。形天竟然用两乳为双目,用肚脐作口,操持干戚来舞动。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意境?

意思是:刑天失败仍挥舞盾斧,刚毅的精神始终存在。表达了陶渊明不屈服于世俗的决心。

出自——晋·陶渊明《读<山梅经>》

此词句源出自陶渊明在《读山海经》诗句中写道:“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形容失败了的刑天仍然挥舞着板斧和盾牌继续战斗,其刚毅的精神仍然存在。

原文:

陶渊明·《读山海经》: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精神大意:

精卫口含小小的木块,将要填平深深的大海。刑天失败仍挥舞盾斧,刚毅的精神始终存在。

同样是生灵不存余哀,化成了异物并无悔改。徒然胸怀昔日的雄心,美好的时刻怎可期待!

作者简介: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 ),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  ,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有《陶渊明集》。

猛志固常在全诗

出自魏晋陶渊明的《读山海经·其十》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文章目录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