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知道头像

早安知道

早安你知道吗!

  • 文章101585
  • 阅读8517

人生倒计时

  • 今日已经过去小时
  • 这周已经过去
  • 本月已经过去
  • 今年已经过去个月
首页 知道 正文内容

醍醐是什么(醍醐灌顶里面的醍醐是什么)

知道 知道 2022-12-24 22:01:25 1

今天给各位分享醍醐是什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醍醐灌顶里面的醍醐是什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醍醐是指什么食物

醍醐是一种中药的名字,是牛乳制成的食用脂肪。

醍醐因为是精炼出来的油,所以它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古书记载说:“乳成酪,酪成酥,酥成醍醐。色黄白作饼,甚甘肥。”佛经《大般涅盘经》记载:“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酥,从生酥出熟酥,从熟酥出醍醐,醍醐最上。”

南北朝的史书里最早出现了“醍醐”,是一种绝世美食,就是指从酥酪中提制出的油。这个东西最早不是我们汉族人发明的,而是周边一些少数民族。《魏书·西域列传》里就记载,西域的悦般国有个风俗,每个人都要把头发剪成和眉毛平齐,然后在头发上涂上醍醐,一头秀发闪闪发光。可以看出悦般国人很有创造力,把奶油当啫喱水用。

醍醐是什么?

“醍”和“醐”在古汉语里本是两个字,而且并不是在同一时间产生的:自东周初或春秋始,“醍”字意为好酒,而且一直沿用。

“醍醐”本是“胡人”的食物,意指发酵乳脂,不仅是一个译名而且可能是一个译音名词,后来被佛教比喻最高的佛法。

我国古代所说的醍醐是一种什么

古代所说的“醍醐”有三层意思:美酒;从酥酪中提制出的油;佛教中也指佛性。成语“醍醐灌顶”指一个人受到了启发后恍然大悟、茅塞顿开;佛教中用来比喻灌输智慧,使人得到启发,彻底醒悟。

生活中常用成语及解释:

1、好高鹜远——骛:通“务”,追求。指不切实际的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

2、有恃无恐——因为有倚仗就无所畏惧或顾忌。含贬义。

3、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讲话等表达的详尽细致、充分彻底。淋漓:畅快的样子。尽致:到达极点。

4、愤世嫉俗——不满黑暗的世道,憎恶不合理的社会习俗。

5、涣然冰释——涣然:流散的样子。冰释:冰块消融。比喻疑虑、误会等一下子完全消除。

6、庸人自扰——庸人:平凡的人;自扰:自己搅乱自己。指本来无事而去自找麻烦。

7、引吭高歌——放开喉咙高声歌唱。

8、老奸巨猾——深历世故,十分奸诈狡猾的人。

9、略见一斑——喻指大致看到了事物的某个方面,斑:斑纹。

10、味同嚼蜡——像吃蜡一样,没有一点味儿。形容心境、语言或文章等枯燥无味。

醍醐是什么意思

醍醐意思是指酥酪上凝聚的油,比喻高明的意见让人受到很大的启发。醍醐是一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汉语词语。

《大般涅槃经圣行品》中说:譬如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稣,从生稣出熟稣,从熟稣出醍醐。醍醐最上。唐裴铏《传奇江叟》中说:龙既出,必衔明月之珠而赠。子得之,当用醍醐煎之三日,凡小龙已脑疼矣。

醍醐的解释:一,从酥酪中提制出的油。二,佛教用以比喻佛性。三,比喻美酒。出处:唐修雅 《闻诵法华经歌》:合目冥心子细听,醍醐滴入焦肠里。

醍醐是什么意思?

醍醐释义: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

醍醐本意:

1、从酥酪中提制出的油。

2、佛教用以比喻佛性。

3、比喻美酒。

醍醐读音:tí hú。

醍醐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示例:陈顶天醍醐灌顶般,决议留在这座幻想的城市。

扩展资料

醍醐近义词:茅塞顿开。

茅塞顿开读音:máo sè dùn kāi。

茅塞顿开释义:意思为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现在形容闭塞的思路,由于得到了某种事物的启发,忽然想通了。

茅塞顿开出处:先秦·孟轲《孟子·尽心下》:孟子谓高子曰:“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闲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茅塞顿开出处释义:孟子对高子说:“山坡间的小径,经常有人行走便踏成了一条路;过一段时间没有人去走它又会被茅草堵塞了,现在茅草也把你的心堵塞了。”

茅塞顿开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示例: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醍醐是什么意思?

醍醐:纯酥油,由牛乳提炼,比喻最高的佛法。

出处:唐·顾况《行路难》诗:“岂知灌顶有醍醐,能使清凉头不热。”

【例句】

1、此次调动,我很想不通,听他一说,醍醐灌顶,我全理解了。

2、他的生动发言让我感到醍醐灌顶,顿时我的心情变得豁然开朗起来。

3、陈顶天醍醐灌顶般,决议留在这座幻想的城市。

4、据说爱情令人盲目,而友谊却能让人醍醐灌顶。

5、你是否曾有过醍醐灌顶的经历?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文章目录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