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知道头像

早安知道

早安你知道吗!

  • 文章92224
  • 阅读4760

人生倒计时

  • 今日已经过去小时
  • 这周已经过去
  • 本月已经过去
  • 今年已经过去个月
首页 知道 正文内容

天涯共此时(天涯共此时上一句是什么诗句)

知道 知道 2022-12-24 21:59:35 1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天涯共此时,以及天涯共此时上一句是什么诗句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天涯共此时”是什么意思?

“天涯共此时”的意思是:当海际的明月升起的时候,你我能够在不同的地方,同时看到这明月。

原文: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

译文: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 

创作背景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张九龄在朝中任宰相。遭奸相李林甫诽谤排挤后,于开元二十四年(736)罢相。《望月怀远》这首诗应写于开元二十四年张九龄遭贬荆州长史以后,同《感遇十二首》应该属于同一时期的作品。

天涯共此时全诗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出自唐代张九龄的《望月怀远 / 望月怀古》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译文

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你我相隔天涯却共赏月亮。

多情的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

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

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

注释

怀远:怀念远方的亲人。

首二句: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使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亲友,此时此刻也该是望着同一轮明月。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

情人:多情的人,指作者自己;一说指亲人。遥夜:长夜。怨遥夜:因离别而幽怨失眠,以至抱怨夜长。竟夕:终宵,即一整夜。

怜:爱。滋:湿润。怜光满:爱惜满屋的月光。这里的灭烛怜光满,很显然根据上下文,这应该是个月明的时候,应该在农历十五左右。此时月光敞亮,就是在现在今天,熄掉油灯仍然感受得到月光的霞美。当一个人静静的在屋子里面享受月光,就有种“怜”的感觉,这只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受而已,读诗读人,应该理解当时诗人的心理才能读懂诗词。光满自然就是月光照射充盈的样子,“满”描写了一个状态,应该是月光直射到屋内。

末两句:月华虽好但是不能相赠,不如回入梦乡觅取佳期。陆机《拟明月何皎皎》:“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盈手:双手捧满之意。盈:满(指那种满荡荡的充盈的状态)。

天涯共此时的意思是什么?

“天涯共此时”的意思为:(你我)天各一方,共赏出海的月亮。

《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译文:

一轮明月在海上升起,你我天各一方,共赏出海的月亮。有情人怨恨夜长,彻夜不眠将你思念。灭了烛灯,月光满屋令人怜爱,披起衣服,露水沾挂湿衣衫。不能手捧银光赠给你,不如回床入梦乡,或许梦境中还能与你欢聚一堂。

天涯共此时是谁的诗句

天涯共此时是张九龄的诗句,全诗如下: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赏析

诗歌一开始就用“海上”、“天涯”,给人以无限广阔的空间联想,加上一轮明月冉冉升起,更渲染了宁静、空灵的气氛,营造了一种阔大、静谧的境界,漾溢着浓浓的抒情氛围。

颔联承首联意思而下,并由各种怀远之情浓缩集中到“情人”“相思”上。对这种相思之情,作者下一个“怨”字,可谓情致深婉。由相思而怨,乃相思之深、相思之极、相思而不能如愿所致。

颈联转换角度,写试图摆脱相思之苦。但相思之情欲去又来,连绵不断,曲折有致。一次“灭烛”,吹灭灯烛,想早点睡下,该可以吧?但满屋的月光,柔柔的、静静的,使人怜爱,催人联想。

尾联承颈联而来,并收束深化了全诗。“赠”、“梦”是关键。月光如此纯净、皎洁,如此美好,就像对情人的思念之情,怪不得“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呀。捧一把赠给远方情人表心迹吧,让她明白我的心意,倒也踏实放心了。可是做不到呀。这“不堪”又是一怨。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文章目录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