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知道头像

早安知道

早安你知道吗!

  • 文章92224
  • 阅读4735

人生倒计时

  • 今日已经过去小时
  • 这周已经过去
  • 本月已经过去
  • 今年已经过去个月
首页 知道 正文内容

王昌龄是哪个朝代(王昌龄是哪个朝代的著名诗人)

知道 知道 2022-12-24 21:55:00 1

今天给各位分享王昌龄是哪个朝代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王昌龄是哪个朝代的著名诗人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王昌龄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王昌龄 (唐代边塞诗人)

王昌龄 (698—757年),字少伯,唐朝时期大臣,著名边塞诗人。

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授校书郎,迁龙标县尉。参加博学宏词科考试,授汜水县尉,坐事流放岭南。 开元末年,返回长安,授江宁县丞。安史之乱时,惨遭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

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边塞诗最为著名,有“诗家夫子”、“七绝圣手”之称。著有《王江宁集》六卷。

王昌龄是哪个朝代的呢

王昌龄 (698—757年),字少伯,唐朝时期大臣,著名边塞诗人。

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授校书郎,迁龙标县尉。参加博学宏辞科考试,授汜水县尉,坐事流放岭南。开元末年,返回长安,授江宁县丞。安史之乱时,惨遭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

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边塞诗最为著名,有“诗家夫子”、“七绝圣手”之称。著有《王江宁集》六卷。

扩展资料

王昌龄存诗181首,体裁以五古、七绝为主,题材则主要为离别、边塞、宫怨。就数量之多,体制之备,题材之广说,王昌龄的诗实不如李白、杜甫和高适、岑参,但他的诗质量很高。

边塞诗可并高适、岑参而三,四杰以后,诗坛几乎没有边塞诗作。唐玄宗改府兵制为募兵制后,文人掀起了从军热以求边功。开元十三年,王昌龄漫游西北边地,有了较深的边塞生活体验,创作了大量的边塞诗,此时岑参11岁,高适还没有开始边塞生活,后人依次考证称王昌龄为边塞诗的创始和先驱。

王昌龄是哪个朝代的人 王昌龄是什么朝代的人

1、王昌龄是唐朝的诗人,字少伯,是著名的边塞诗人。王昌龄在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开始他的为官生涯,但后面被流放。安史之乱时,因妒才被杀。

2、王昌龄的诗歌题材多以离别、边塞和宫怨为主。他的边塞诗善于捕捉经典的场景,有高度的概括和丰富的表现力。既有唐朝的繁荣昌盛,也有边塞风光和战争场景的详细描写;既有边塞的粗犷,也有情感的细腻。其诗意境开阔,语言细腻和谐耐人寻味。他的内容简洁明快,概括性极强,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3、在艺术风格上,王昌龄的七绝以委婉和含蓄为主,表现委婉含蓄,运用比兴和寄托的修辞手法,抒发了自身对现实的真实情感。他的诗歌从语像选择到句式和语句,都充分体现了诗人对雅典劲健的语言艺术风格的追求。

王昌龄哪个朝代的诗人呢

王昌龄 (698—757年),字少伯,唐朝时期大臣,著名边塞诗人。

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授校书郎,迁龙标县尉。参加博学宏词科考试,授汜水县尉,坐事流放岭南。 开元末年,返回长安,授江宁县丞。安史之乱时,惨遭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

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边塞诗最为著名,有“诗家夫子”、“七绝圣手”之称。著有《王江宁集》六卷。

王昌龄是哪个朝代?

王昌龄 (698—757年),字少伯,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唐朝时期大臣,著名边塞诗人。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是哪个朝代的

王昌龄 (698— 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 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有文集六卷,今编诗四卷。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文章目录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