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知道头像

早安知道

早安你知道吗!

  • 文章102918
  • 阅读16438

人生倒计时

  • 今日已经过去小时
  • 这周已经过去
  • 本月已经过去
  • 今年已经过去个月
首页 知道 正文内容

文心雕龙作者是谁(文心雕龙作者是谁)

知道 知道 2022-12-24 21:50:59 1

今天给各位分享文心雕龙作者是谁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文心雕龙作者是谁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文心雕龙》的作者是谁?

《文心雕龙》的作者是刘勰。

刘勰字彦和,是我国古代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位文学批评家。刘勰大约生活在465到520年间,此间正是南朝刘宋末经历萧齐和梁武帝统治的前半期。

在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弘扬儒学更好度的办法就是注释儒家的经典,但刘勰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再也超不过汉代的大儒马融、郑玄了,于是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去做另外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论文。他发现当时有很多论文的文章,像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挚虞的《文章流别

他开始构建自己宏大而缜密的文论体系,这一年他大概三十二岁。花了五年多时间,写了三万七千多言。这就是著名的《文心雕龙》。

价值

此书以儒家正统文艺观为论文标准,虽含有封建思想杂质,但在文学与时代、艺术形象与艺术思维、文学体裁与风格、内容与形式、继承与革新、欣赏与批评等方面,俱有深刻而精辟的分析。

并在前人理论遗产基础上,根据当时文学创作实际,总结阐发,建成一完整文学理论体系,在我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占有特殊重要地位,对后世产生十分深远影响。

《文心雕龙》的作者是哪个?

《文心雕龙》的作者是刘勰。

《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著作,由南朝齐、梁时期的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文心雕龙》的成书年代,据书中《时序》篇“皇齐驭宝”诸语,及《梁书·刘勰传》所载刘勰负此书干求于沈约车前而“约时贵盛”等推考,当在南齐和帝时(501—502)。

刘勰32岁时开始写《文心雕龙》, 历时五年,共10卷, 50篇。分上、下部,各25篇。所著写的《文心雕龙》, 认为文学的发展变化,终归要受到时代及社会政治生活的影响,把以往这一方面的理论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后世影响:

《文心雕龙》中所包含的与文学史、文学批评以及文学理论密切相关的内容,尽管瑕瑜互见,但将之置入中国文学研究的历史中去看,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中国古典文学理论名著文心雕龙的作者是谁?

中国古典文学理论名著文心雕龙的作者是刘勰(xié)。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xié)创作的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文学理论专著,成书于公元501~502年(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间。

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篇》)的文学理论专著。全书共10卷,50篇(原分上、下部,各25篇)。

人物故事

刘勰少时家贫笃志好学,依靠名僧僧祐,学习儒家和佛家理论。撰写《文心雕龙》,得到宰相沈约称赞,授奉朝请,历任临川王(萧宏)记室、步兵校尉、太子通事舍人。

昭明太子萧统去世,内心伤悲,请求出家,没有得到梁武帝许可。于是,烧发明志,法号慧地,出家并圆寂于定林寺。

文心雕龙的作者是谁?

刘勰。

《文心雕龙》是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文学理论著作,成书于南朝齐和帝中兴元年至二年间。

《文心雕龙》共十卷,五十篇,分上下两编,各二十五篇,包括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四个部分。

总论含上编的《原道》至《辨骚》五篇,明确提出文学批评的根本原则,是全书的“文之枢纽”。文体论含上编的《明诗》至《书记》二十篇。其中前十篇是论有韵之文,后十篇是叙无韵之笔。

艺术特点

作为一部论述文学批评理论的著作,《文心雕龙》的论述语言颇具特色,首先便是语言精练,论述深刻。

作者不论是在阐述相关的文学理论还是在梳理不同文体的流派时,都善于运用十分精简的语言进行论述,以便将深刻难懂的理论或复杂的流变过程以简明清晰的笔法呈现出来,易于理解。与此同时,又能做到笔法虽简却论述深刻,也就是运用简洁的语言将文学理论解释得深刻到位,而非简单地流于表面。

《文心雕龙》本身也是一部独立成书的优秀文学著作,不仅体现在涉及文学创作的篇章中极具价值的独创性观点,也体现在论述语言上。

其论述语言对仗严格,声律工整,体现出极高的文学性。刘勰擅长使用富有文学性的语言进行古典文学批评理论的论述,具体体现在《文心雕龙》的篇章中存在大量的骈文语句,辞藻华丽,读来朗朗上口。

《文心雕龙》的作者是谁?

寓意用一颗文人的心写书,写一本巨作,文人眼里的书就像木匠手里的雕刻,雕龙是寓意杰作。《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xié)创作的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文学理论专著,成书于公元501~502年(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间。

文心雕龙》提出的“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隐之为体义主文外”“文外之重旨”“使玩之者无穷,味之者,不厌”等说法,虽不完全是刘勰的独创,但对文学语言的有限与无限、确定性与非确定性之间相互统一的审美特征,作了比前人更为具体的说明。

刘勰还看到,诗文的内容不是一般经典的道与理,而是和理、志、气相联系的“情”,其形式不是一般的言,而是和“象”与“文”相结合的有“采”之言。两者的关系是:“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

具体的范文模板

链接:

 提取码: 8ujt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文章目录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