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知道头像

早安知道

早安你知道吗!

  • 文章102918
  • 阅读17419

人生倒计时

  • 今日已经过去小时
  • 这周已经过去
  • 本月已经过去
  • 今年已经过去个月
首页 知道 正文内容

小儿不畏虎(小儿不畏虎文言文翻译及答案)

知道 知道 2022-12-24 17:23:40 1

今天给各位分享小儿不畏虎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小儿不畏虎文言文翻译及答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小儿不畏虎》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儿不畏虎》表达了诗人对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感慨的思想感情?

小儿不畏虎 

苏轼 

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怪,虎亦寻卒去。意虎之食人,必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从施欤!

译文:

有个妇人白天将两个小孩安置在沙滩上,而自己去河边洗衣服。老虎从山上跑了下来,妇人慌忙地潜入水里来躲避老虎,两个小孩还是像刚才一样在沙滩上玩耍。老虎仔细地盯着他们看了很久,甚至用头来触碰他们,希望让其中一个能够感到害怕,可是小孩很天真,最终还是不知道害怕,最后,老虎终于离开了。估计老虎吃人,先要对人施加威风来吓唬人;可是(对于)不害怕的人,它的威风也就没有施展的地方!

文言文《小儿不畏虎》的翻译

有个妇人白天将两个小孩留在沙滩上,自己去河边洗衣服。老虎从山上跑来,妇人慌忙潜入水里躲避老虎,两个小孩仍然在沙滩上自在嬉戏。老虎盯着他们看了很久,甚至用头顶触碰他们,想让其中一个(感到)害怕,可是小孩傻乎乎,竟然不知道害怕,老虎一会儿也就离开了。

想来老虎吃人,总是先施加恫吓;可是对于不害怕的人,恫吓的办法也就无从施展了吧!

【原文】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怪,虎亦卒去。

意虎之食人,必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从施欤!

小儿不畏虎的原文及译文

小儿不畏虎

宋代:苏轼

有妇人昼日置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就惧;而儿痴,竟不知。虎亦寻卒去。噫,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

译文

有个妇人白天将两个小孩安置在沙滩上,而自己去河边洗衣服。老虎从山上跑了下来,妇人慌忙地潜入水里来躲避老虎,两个小孩还是像刚才一样在沙滩上玩耍。老虎仔细地盯着他们看了很久,甚至用头来触碰他们,希望让其中一个能够感到害怕,可是小孩很天真,最终还是不知道害怕,最后,老虎终于离开了。估计老虎吃人,先要对人施加威风来吓唬人;可是(对于)不害怕的人,它的威风也就没有施展的地方!

注释

1、浣衣:洗衣服。

2、自若:神情不紧张。

3、庶几:差不多,有那么一点。在这里是“希望”的意思。

4、意虎之食人意:估计。

5、虎熟视久之熟:仔细。

6、至以首抵触首:头。

7、虎亦寻卒去卒:最终。寻:副词,随即,不久。去:离开

8、仓皇:匆忙而慌张。

9、惧:害怕。

10、被:施加,给加上。

11、意:估计,推断。

12、置:安放。

14、驰:向往。这里指:老虎从山上(往沙滩)跑下来。

15、避:躲避

16、痴:此指无知识。

17、昼日:白天

道理

1、人对人倒常常是这样的。最终还是要凭实力决定一切的'。

2、有时候知道的东西多了,成熟了,反而唯唯诺诺,害怕很多事情,没有勇气了,其实是赞赏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的。

3、小儿因“痴”不畏虎,“虎亦寻卒去”。这样的稀奇事引起作者思考。他获得的结论是:“意虎之食人,必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从这一启示说开去,对所有的艰难困苦,挫折磨练,不也应该如此认识吗?望而生畏,自伤锐气;无所畏惧,成功有望。

古文《小儿不畏虎》意思

《小儿不畏虎》

有个妇人白天将两个小孩留在沙滩上,自己去水边洗衣服。老虎从山上跑来,那妇人慌忙潜入水里躲避老虎,两个小孩仍然在沙滩上自在嬉戏。老虎盯着他们看了很久,甚至用头顶触碰他们,希望他们会有些害怕,可是小孩傻乎乎地不知道怎么回事,老虎最后也就离开了。

估计老虎吃人必是先向人显示它的威风,但遇到不怕老虎的人,它的威风没有地方施展,也就吃不成了。

小儿不畏虎这个故事的起因和结果是什么

《小儿不畏虎》的起因是:有个妇人,白天将两个小孩安置在沙滩上,自己去洗衣服。经过是有一只老虎来了,妇人躲入水中,老虎就走向了孩子。结果是老虎见孩子不怕自己,就离开了。

《小儿不畏虎》选自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书孟德传后》。

寓意:

1、初生牛犊不怕虎。

2、望而生畏只会自伤锐气,而无所畏惧就会成功有望。

3、无知者无畏。

4、面对困难要无所畏惧,勇于面对。

苏轼博学多才,善文,工诗词,书画俱佳。于他的词“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题材丰富,意境开阔,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来“词为艳科”的传统樊篱,以诗为词,开创豪放清旷一派,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文章目录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