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知道头像

早安知道

早安你知道吗!

  • 文章101585
  • 阅读6808

人生倒计时

  • 今日已经过去小时
  • 这周已经过去
  • 本月已经过去
  • 今年已经过去个月
首页 知道 正文内容

忆东山李白(忆东山李白其二)

知道 知道 2022-12-24 17:05:20 1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忆东山李白,以及忆东山李白其二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李白忆东山指的是中国哪里

《忆东山》是大诗人李白游历绍兴东山景区时,留下的名作。东山是魏晋名士谢安的故地,李白一身崇拜谢安的风流气质,前后数度到当时的大城市绍兴(会稽、越州),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作品。

据施宿《会稽志》载:东山位于浙江上虞西南,山旁有蔷薇洞,相传是谢安游宴的地方;山上有谢安所建的白云、明月二堂。

忆东山二首其一白云明月含义 忆东山二首全诗原文翻译加赏析

1、《忆东山二首》其一当中“白云”、“明月”的含义,其实是诗人一语双关的表现方式,即指代“白云堂”与“明月堂”这两座建筑,也暗含有指代隐居生活的意思,这首古诗是我国唐代有着“诗仙”之称的李白的作品。

2、《忆东山二首》(其一)

作者:李白

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

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3、翻译:有很长时间没有回东山了,也不知道以前种在居所旁边的蔷薇开过几次花。那在白云堂上飘逸着的白云是不是仍旧自聚自散,那明月堂前的明月撒下的光辉又落入谁家了呢。

4、赏析:在这首古诗当中,前两句主要侧面描写诗人对于隐居东山生活的想念,后两句则通过一语双关的表现方式,将自己对谢安那种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给表现了出来。全诗自然随意,晓畅洒脱,韵味隽永。

忆东山二首其一最后两句诗的含义?

《忆东山二首其一 》的最后两句诗“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的意思:

环绕白云堂的白云是不是仍自聚自散?明月堂前的明月不知落入谁家? 

忆东山二首其一

作者:李白      朝代:唐朝

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

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忆东山》李白诗的全文及解释

忆东山

李白

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

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我已长久不去造访谢安的东山了,蔷薇洞边的蔷薇又开了几遍花呢?白云亭上的白云还在自由自在地来去吗?明月堂前的明月今晚照到了那户人家呢?

〔字词〕

向——看望、欲去。

度——年度。

散——分离。

落——月光下照也。

〔句评〕

不向东山久——似虚而实,实写地点之忆。平起、感叹,好久没去(甚至没想到再去),暗指好久不见居住东山的人或亲友,

蔷薇几度花——似虚而实,虚写时间之忆。继续感叹,推算已不知有几年了,以“几度”呼应“久”字。

白云还自散——似实而虚,隐含忆人。一番设想,双重意思,明写云散月出,暗寓人之分离

明月落谁家——似实而虚,寄托相思。继续设想,双重意思,月光是否照到东山之家,暗寓思念之情、彼人知否。“谁”字用的巧妙,明知故问,以问代答。

〔诗评〕

全诗围绕一个“忆”字,过去的回忆,现在的思念,未来的期望,地、时、人、情,层层深入内心。全篇虚写、冥想,处处真情实意。

《忆东山》全文注音

《忆东山》全文注音是:

bú xiàng dōng shān jiǔ ,qiáng wēi jǐ dù huā 。

bái yún hái zì sàn ,míng yuè luò shuí jiā 。

wǒ jīn xié xiè jì ,zhǎng xiào jué rén qún 。

yù bào dōng shān kè ,kāi guān sǎo bái yún 。

1、《忆东山二首》全诗是:

忆东山二首

唐代:李白

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

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我今携谢妓,长啸绝人群。

欲报东山客,开关扫白云。

2、这首诗的译文是:东山我很久没有回去了,不知昔日种在洞旁的蔷薇又开过几次花?环绕白云堂的白云是不是仍自聚自散?明月堂前的明月不知落入谁家?我现在像谢安一样携领东山歌舞妓,长啸一声远离世人。我准备告诉东山的隐者们,为我打开蓬门,扫去三径上的白云。

3、这首诗的赏析: 东山上建有白云堂和明月堂,所以诗里那蔷薇、那白云、那明月,都不是信笔写出的,而是切合东山之景,语带双关。李白的诗就有这样的好处,即使在下笔时要受东山这样一个特定地点的限制,要写出东山的特点和风物,但成诗以后,仍显得极其自然和随意,毫无拘束之态。

4、这首诗的诗人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文章目录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