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知道头像

早安知道

早安你知道吗!

  • 文章102918
  • 阅读20562

人生倒计时

  • 今日已经过去小时
  • 这周已经过去
  • 本月已经过去
  • 今年已经过去个月
首页 知道 正文内容

阳凌泉的准确位置图 阳陵泉的准确位置图作用功效

知道 知道 2022-12-24 12:42:54 1

【单穴功用】

阳陵泉,又名阳陵、阳之陵泉。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为足少阳胆经腧穴,乃本经脉气所入,为合土穴。腿之外侧属阳,腓骨小头隆起比拟如陵,其穴又在隆之前下,故曰阳陵。因其善治筋病,故为筋之会穴。本穴具有和解少阳、疏泄肝胆、清泻湿热、祛除风邪、舒筋活络、缓急止痛之功。用于治疗口苦咽干、头晕目眩、呕吐吞酸、寒热头痛、胁肋疼痛、经筋受损、肩关节及膝关节疼痛、半身不遂、下肢冷痹不仁、足冷无血色、坐骨神经痛、癫证、痫证、急惊风、失眠。

阴陵泉,又名阴之陵泉。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为足太阴脾经腧穴,乃本经经气所入,为合水穴。泉者水源也,内为阴,膝突如陵,泉出于下,故名阴陵泉。本穴具有建中宫、促运化、调水液、利水湿、消水肿、止泄泻之功。用于治疗食欲不振、腹胀、腹泻、水肿、小便不利、小便失禁、阴茎疼痛、遗精、膝关节疼痛、带下、阴挺、月经不调、失眠、喘逆不得卧。

【伍用功能】

阳陵泉为足少阳胆经腧穴,乃胆经脉气所入,为合土穴,又是八会穴之一——筋之会穴,有疏泄肝胆、清热利湿、舒筋活络、缓急止痛之功;

阴陵泉为足太阴脾经腧穴,为本经脉气所入,为合水穴,有健中宫、助运化、调水液、利水湿、消水肿、清湿热、止泄泻之效。

阳陵泉位于膝关节的外侧,属阳;阴陵泉位于膝关节的内侧,属阴。二穴伍用,一内一外,一阴一阳,一水一土,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转化,清热利湿,舒筋活络,消肿止痛之功益彰。

【主治】

1.膝关节疼痛,不论证属寒痹、热痹,均宜选用。

2.鹤膝风。

3.小便不利、遗溺。

【操作法】

阳陵泉:正坐屈膝垂足,于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取穴。直刺1~1.2寸。

阴陵泉:正坐屈膝或仰卧,于膝部内侧,胫骨内髁下缘,与胫骨粗隆下缘平齐处取穴。直刺1~1.2寸。

【经验】

阳陵泉—阴陵泉伍用,出自《玉龙歌》:"膝盖红肿鹤膝风,阳陵二穴亦堪攻,阴陵针透尤收效,红肿全消见异功。"《针灸大成》:"小便不禁,灸阳陵泉、阴陵泉。"吕老体会,诸凡膝关节疼痛诸症均堪选用。证属寒证者,针灸并施;证属热证者,只针不灸,亦可互相透刺,其效更著。必要时,亦可加健膝穴(位于髌骨上缘正中4横指处),针尖斜向下刺入1~1.5寸,令针感直达膝关节为佳。

鹤膝风出自《证治准绳》,又名膝游风、鹤节、膝眼风、鼓槌风、膝疡等。因病后膝关节肿大,形如鹤膝而得名。多由三阳亏损,风邪外袭,阴寒凝滞而成。病初多见形寒发热,膝部微肿,步履不便,疼痛,继之局部红肿热痛,或色白漫肿;日久关节腔内积液肿大,骨胫变细,溃破后,脓出如浆,或流黄色黏液,愈合缓慢。

文章目录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