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知道头像

早安知道

早安你知道吗!

  • 文章102918
  • 阅读18091

人生倒计时

  • 今日已经过去小时
  • 这周已经过去
  • 本月已经过去
  • 今年已经过去个月
首页 知道 正文内容

晏殊和晏几道什么关系(晏殊与晏几道是什么关系)

知道 知道 2022-12-23 18:52:06 1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晏殊和晏几道什么关系,以及晏殊与晏几道是什么关系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晏殊和晏几道两人是什么关系!

晏殊和晏几道两人是父子关系,晏几道是晏殊第七子。晏殊生有八子两女,分别为:

1、长子,晏居厚,官至大理评事,早逝。

2、次子,晏承裕,曾任尚书屯田员外郎。

3、三子,晏宣礼,曾任赞善大夫。

4、四子,晏崇让,曾任著作佐郎。

5、五子,晏明远,曾任大理评事。

6、六子,晏祗德,曾任大理评事。

7、七子,晏几道,宋词婉约派代表人物,与晏殊并称“二晏”。曾任开封府判官等职。

8、八子,晏传正,曾任太常寺太祝。

9、长女,晏氏,嫁同平章事富弼,封周国夫人。

10、次女,晏氏,嫁三司使杨察。

扩展资料:

晏殊是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第七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后世尊其为“北宋倚声家初祖”;亦工诗善文,其文章又能“为天下所宗”。

晏殊词风格温润秀洁,雍容典雅,语言清丽自然,音律婉转和谐。代表作有《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其“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等佳句广为流传。

晏几道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晏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晏几道

北宋的著名词人晏殊和晏几道是什么关系

导语:北宋的两个著名词人晏殊和晏几道是是父子. 晏几道是晏殊第七子。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诗人大全,欢迎大家参考!

1、晏殊简介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是抚州籍第一个宰相。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迁太常寺奉礼郎、光禄寺丞、尚书户部员外郎、太子舍人、翰林学士、左庶子,仁宗即位迁右谏议大夫兼侍读学士加给事中,进礼部侍郎,拜枢密使、参知政事加尚书左丞,庆历中拜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晏殊虽多年身居要位,却平易近人。他唯贤是举,范仲淹、孔道辅、王安石等均出自其门下;韩琦、富弼、欧阳修等皆经他栽培、荐引,都得到重用。

晏殊在文学上有多方面的成就和贡献。他能诗、善词,文章典丽,书法皆工,而以词最为突出,有“宰相词人”之称。他的词,吸收了南唐“花间派”和冯延巳的典雅流丽词风,开创北宋婉约词风,被称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他的词上承南唐而洗却铅华,媚中求雅,对宋词的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晏殊的词集是《珠玉词》,晏殊一生写了一万多首词,大部分已散失,仅存《珠玉词》136首。其代表作为《浣溪沙》、《蝶恋花》、《踏莎行》、《破阵子》、《鹊踏枝》等,其中《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被称为“天然奇偶”。

2、晏殊与晏几道的关系

晏几道是晏殊的第七个儿子。晏几道(1038年-1110年),字叔原,号小山,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晏几道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如《鹧鸪天》中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等等词句,备受人们的赞赏。有《小山词》传世。

晏殊和晏几道是什么关系 晏殊和晏几道是父子关系

1、晏殊和晏几道是父子关系,晏殊是晏几道的父亲,晏几道是晏殊第七个儿子。晏几道可以说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公子哥,自小就是锦衣玉食的待遇。直到晏几道的父亲晏殊过世后,晏家的政敌方才出来打压。

2、晏几道的生活越来越糟糕,知道不出人头地就没有出路后。晏几道发奋图强,潜心六艺,不仅学术百家,而且文才出众。虽然晏几道晚年过的很凄凉,但他流传下来的诗词歌赋,无不是文学史上的瑰宝。

3、从小就有神童之称,虽然说他天生就聪明,但是从来不怠慢,尤其是学习方面是非常的刻苦。后来通过科举中了进士。于是在朝廷做事,且担任比较重要的职位,后来因为撰修李宸妃墓志之事,遭人弹劾,被贬知州,51岁的时候在家因病去世。

4、对于晏殊给晏几道一出生就丰衣足食的生活,这位公子哥从小就不知道上进,但是直到晏几道的父亲晏殊过世后,晏家的政敌方才出来打压。

晏殊和晏几道的关系及简介

晏殊和晏几道是父子关系,晏殊是晏几道的父亲,晏几道是晏殊第七个儿子。晏几道自小就是锦衣玉食的待遇。

人物简介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江西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第七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文章目录
    搜索